轴承百科  > 所属分类  >  萌芽阶段   
[3] 评论[0] 编辑

第一章

 

目录

第一章萌芽阶段编辑本段

(1949年以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应用轴承技术的国家之一。据考古文物和文献记载,早在周朝就发明和应用了在车轴和轮毂之间相互摩擦过程中的润滑剂;秦朝已出现了具有雏形结构的滚动轴承;元朝简仪应用了圆柱滚动支承技术。事实证明,当时的中国滚动轴承技术处在世界文明古国的前列。

十六世纪开始,西方兴起了工业革命。十八世纪中期滚动轴承作为独立的机械元件出现。到二十世纪初,滚动轴承技术进人现代发展时期。而这一时期由于中国长期受封建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中国近代民族轴承制造业受到外国资本和产品输入的强烈冲击,几乎停顿了一百多年。所以,1949年以前的中国的轴承制造业十分落后,几乎是一片空白。

第一节中国古代轴承发明和应用

中国发明和应用轴承技术渊源流长,早在四千五百年前的轩辕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交通工具“车”。关于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元古的黄帝,据说,黄帝不但是一位领袖,而且是一个发明家。有一次,他看见风吹着莲蓬在地上不断滚动前进,于是得到启示发明了车轮,这就是古藉所记载的“见飞蓬而知为车”。车的横()木为轩,直木为辕,为此,黄帝号称轩辕氏,仅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与车的关系。周、秦两汉时代,在简单机械的发明和应用中,逐步催生了轴承技术的发明,初步形成了滚动轴承的结构概念。


一、周、汉朝对初始轴承润滑技术的应用

中国上古时代最重要最突出的工程机械发明就是车。车的发明和应用其机械工程意义在于当

图1-1 古代的车图1-1 古代的车

车移动重物时把重物对地面的滑动摩擦,改为车轮对地面的滚动摩擦,以及车轴对轮毂之间或车轴对轴承的摩擦,从而达到节省原动力的物理量消耗。为了更有效地节省能量损耗,在周朝

 

(公元前11世纪一公元前770)已发明和应用动植物油作为车轴和轮之间在相互摩擦过程中的润滑剂《见诗经国风·泉水》。而到汉代(公元前206年一公元20)进一步发明了红和铜。即把安装在轮毂内的铁圈作为杠,而把镶在车轴端头的铁条作为铜。当车轴和锏插入钉之中,随着车轮不断滚动,锏和釭两者之间便形成了较光滑的滑动摩擦,既能进一步减少摩擦损耗,

能使车轴与轮毂在相互运动时,由于铁质材料的介入和隔离,避免了直接摩擦而提高了使用寿命。

二、秦、汉朝具有雏形结构的轴承及轴承文字形式

据山西文物工作委员会介绍,1954年秋,山西省永济县薛家崖村,因黄河泛滥,崖岸崩裂,冲出一批铜器,有轴承、齿轮、锯条等。经专家对这些文物分析,把时代确定为秦朝(公元前22~206)


从出土轴承的结构来看,有以下两种。第一种结构的轴承,套圈外径55毫米,内径30毫米,宽度13毫米,内外径均有圆倒角。套圈平面分八格,4格与平面一样高,上面是承载球,在球的球轴圆周方向的两侧,有两个固定的铁片(相当于保持架)以锁住球。另4格凹下,球在两片铁片约束内自转,套圈用青铜铸成,球是铁制的固定球,共有8片小铁片。第二种结构的轴承,套圈外径45毫米,内径25毫米宽度6毫米,套圈的圆倒角较长。球在8片铜片约束内自转。每两片锁住一个球,沿外径边缘横跨于套圈之间,套圈用青铜铸成,球是铁制的


由于周、秦、汉朝对轴承技术发明和应用的实践,到秦汉时代的一些重要文化典籍中,已记载并经常使用涵义明确,书写成熟的有关轴承专用词语,其中比较常见的有“轴”“承”““辆”等单词以及“轴受“等主谓词(<说文解字>)当代日本的轴承文字表达仍为”轴受”秦代文字书写小    ,就有轴、承、、铜。汉代文字本义解释,轴持轮也,“承”奉也,受也“红”车毂中铁也,“锏”车轴铁也,可见秦汉时代已确立了轴承文化理念和文字形式

 

表格表格

 

 

 

 

 

 

 

 

三、元朝简仪使用圆柱滚动支承技术

随着中国古代轴承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元代的天文学仪器上,就直接使用了圆柱滚动支承技术。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1276年发明和制作赤道仪时,在“百刻环内广面卧施圆轴

图1-2 应用圆柱滚动支承的元朝简仪图1-2 应用圆柱滚动支承的元朝简仪

,使赤道环旋转无涩滞之患”,(

<<元史·卷四十八天文志第一·郭守敬

造简仪法》),其中圆轴器,即后世的滚

柱轴承。简仪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提

高安装和观测的精度,测量读数可精

1-2应用圆柱滚动支承的元朝简仅

确到0.1°。为减轻圆环运动的摩擦,

下面装了4个圆柱,构成滚子支承

这就是初期的推力轴承

 

 

 

四、清朝生产的滚子轴承          

图1-3 清朝生产的轴承图1-3 清朝生产的轴承

 

清末的洋务运动对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

,对轴承制造也有影响.200212,中国轴承技术考

察团前往欧洲考察,在瑞典SKF轴质展览馆里发现了一

套中国清代的轴承。这是一套滚子轴承,副造精细,套圈

保持架,滚子都和现代轴承极为相似。据产品说明介绍,

这套轴承是“19世纪某个时候,中国制造的滚动轴承(

A rollor bearing made in China some time in the 19th century)

 

第二节 中国近代轴承制造业

 

纵观中国近代轴承制造业,可以上海和辽宁瓦房店为代表,构成南北两个各具特点的发展模式。


一、上海民族轴承制造业的形成

上海很早就凭借沿海地理的优势,迅速成为中国沿海航运与贸易重镇和国内最为繁华的商埠。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上海相继成为英、美、法的租界。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上海,上海租界于1937年又沦为“孤岛”。上海在这屈辱的一百年间,使自己的近代工业曲折而畸形地发展着。与此相适应,上海近代民族轴承制造业也在缓缓起步和曲折中发展。

在上海租界这个特定历史环境中,一方面是在外国资本及洋行的刺激下,上海民族商贸业开始畸形繁荣民族手工业开始向近代工业过渡;另一方面则是外国商品(包括轴承)大量向上海市场倾销。在这种历史夹缝中,上海近代民族轴承制造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916-1908,以华商推销进口轴承为标志,形成了上海轴承制造业的酝酿期。此间,瑞典,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家的轴承,通过上海洋行进入中国市场,并由华商开设的各种五金商号(摊)进行推销。到二、三十年代,上海租界内已出现了100多家单线、推销和维修进口轴承的五金商号()

()1929-1936,以华商五金商号开设“前店后工场”为标志,形成了上海轴承解造业的萌动期。其间,最具代表性的是无锡人秦福将其

在英租界内开设的秦福兴五金号,设置了“前店后工场”,即在前面店铺推销日本、瑞典、美国等国家的承和钢球,在后面工场内则由七、八个工人行废旧进口轴承修配业务。

()1937-194,以秦福兴五金号自行组装制造成功的1308双列调心球轴承为标志,开始了上海轴承制造业的形成和曲折发展期。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上海租界的轴承进口量锐减,但轴承市场需求不断。1937年初,王瑞宝、马根宝两人从无锡带来1511轴承样品,到秦福兴五金号与业主秦福荣合伙制造轴承。当时,20平方米生产场地内,依靠十来名工人、两台皮带车床、1台脚踏手扳冲床、台老式钻床和1台花兰压床的简陋条件.除钢球选购美国进口货,内外套圈锻加工由高顺泰、勤丰两家铁铺承接外,其他组合件(包括保持架)全部自行加工。产品制造成功后,在秦福兴五金号自行出售,销往江苏一带,主要用于轧米机、抽水机的修配。在此后的19381945年间,上海租界内相继出现了十余家由作为民族资本的五金商投资、并以作坊生产为特点的轴承制造工厂。其中有:金昌铁工厂(198)、荣泰新机器厂(1940)、秦福兴机器厂(1940)、金兴铁工厂(1941)、元兴昌机器厂(1942)、金城机器厂(1942)以及鑫铸祥林记机器厂(1945)等。1945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外国轴承再度倾销上海,使初兴中的上海民族轴承制造业受到沉重打击,大量轴承工厂倒闭,仅剩下秦福兴机器厂及宝丰机器厂(前身叫金昌铁工厂)等几家较大的工厂能够勉强维持生产。


二、辽宁瓦房店轴承制造业的产生

正当地处南方的上海近代民族轴承制造业缓慢形成和曲折发展的同时,与之相对应的是,以地处北方辽宁瓦房店为代表的近代轴承制造业按照另一种生存方式发生发展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迅速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并进行了大量资本输出和经济渗透。

19383,日本东洋轴承制造株式会社通过与社会财团合资,在辽宁复县瓦房店北郊,直接投资200万日元筹建“满洲轴承制造株式会社”。当年10月破土动工建设厂房,19401月厂房主体工程竣工并开始投产。当时有生产设备30台、职工461,主要生产以205为代表型号的单列滚珠轴承套圈。在产品组装时,保持架及钢球由日本直接供给,年产40万套。自此以后,瓦房店近代轴承制造业形成,并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日本资本加强投资控制。1941年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资本加强了对瓦房店轴承厂的增资扩建。到1944,日本资本对该厂投资已扩大到2000万日元,设备达到535,职工增至1400,年生产能力达

110万套。当时,是在工人们经常被迫加班加点,无故遭受拳打脚踢的 

 

图1-5 1939年日本在瓦房店建成的轴承装配厂图1-5 1939年日本在瓦房店建成的轴承装配厂

残酷条件下进行生产的。对日本资本家“搜身检查”工人等非人待遇,工人们也悄悄地联合起来反抗斗争,并用制造军工废品等巧妙手法给以还击。

()、东北人民自卫军进驻瓦房店轴承厂。1945815,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满洲轴承制造株式会社”全面停产无人管理。职工自发组织

护厂队。同年107,东北人民自卫军进驻瓦房店轴承厂,并更改厂名为“辽东铁工厂”,工厂主要生产军用器械,并承接汽车轴承维修业务。

()、国民党官僚资本接收瓦房店轴承厂。19461125,国民党官僚资本和军队接收并占有瓦房店轴承厂,更名为“辽宁瓦房店滚珠轴承厂”,利用库存轴承零部件,组装200,进行经营出售。

()、瓦房店轴承厂获得第二次解放。194766,中国人民解放军辽宁军区一团攻占瓦房店,618日辽南行署全面接收瓦房店轴承厂,更名为“辽南民众轴承厂”,以“军工生产为主轴承生产为辅的原则,组织恢复生产,并成功研制了急需的六○炮座矿山机械轴承,在解放辽阳鞍山等战役及支援鞍钢生产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194811,东北全境解放,瓦房店轴承厂隶属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机械工业管理局,并改名为“瓦房店滚珠轴承厂”。从19483月至11月自行研制生产筐形保持架,开始恢复生产。


三、沈阳、长治等地区的轴承制造业

在上海、瓦房店轴承制造业逐步发展的同时,全国还有沈阳、长治等地区的轴承制造业也在起步和发展。

沈阳市从1942~1946年五年间,有五家民族资本家集资独立经营仿制轴承的铁工厂,如三凯轴承厂、东中铁工厂、五兴铁工厂、兴贤铁工厂。其中三凯轴承厂的前身,是私商合股最早仿制轴承的玉峰铁工厂,建于1942,全厂工人只有25,17台普通机床。产品为圆锥滚子轴承,月产40套左右,产品供农村运输大车使用。1945,该厂改为中华滚珠厂,仿制生产三K牌轴承。1948年改名为沈阳三凯轴承厂。

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有30多个小型兵工厂、工具厂、兵器修械所,经多次合并发展为一个机械厂。1945,工厂由山区迁到长治,定名为华丰铁工厂,以后又经两次合并改为华丰机械厂和长治机械厂,生产马车轴承,当年产量990套。1957年改名长治轴承厂。

1949年,全国轴承总产量13.8万套。

 

 

 

 

附件列表


3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蒙乃尔(高强度耐蚀)合金    下一篇 蒙乃尔合金保持架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